新北最大「塭仔圳重劃區」未來長怎樣?違章工廠多與淹水有關
圖/取自新北市政府官網。
作者:方格子VOCUS
日期:2023-07-12
新北市目前正在如火如荼整地施工,面積最大的重劃區,就是塭仔圳重劃區。而附近民眾對於塭仔圳的先前印象,偏好的可能會覺得要找各種工廠很方便、是我從小到大長大的地方,而偏不好的就覺得這裡違法工廠很多、道路坑坑疤疤小小一條、消防跟公共設施不足。
而這兩種矛盾的印象,更間接成為政府在推動重劃區的反抗聲浪,甚至認為政府只是在炒地皮、不符合土地正義。
我們就一起來看看,究竟塭仔圳為什麼要重劃?整個重劃區未來會長什麼樣子?以及他們到底再吵甚麼東西?
一、塭仔圳身家調查
目前重劃區的樣貌,已經變成一大塊光禿禿的土地,也就是正在整地當中,差距還不是普通的大,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重劃區的位置跟範圍大概在哪裡,以及附近有哪些可以注意的東西。
圖/中間一大塊就是原本工廠的所在地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塭仔圳重劃區,主要位在新北市的西邊,行政範圍涵蓋了新莊與泰山兩個區域。
放大一點來看,主要是從北端的新莊聯合辦公大樓附近開始,西邊以貴子坑溪與明志路東側為界,東邊則是特二號道路(台65線),接下來經過輔仁大學和中和新蘆線輔大站後,改以建國一路與環漢路為界線,最後在末端交會後結束。
更多政策解析、城市發展,請訂閱《城市學》不定期專題企劃!
確認送出
圖/塭仔圳範圍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整個重劃面積大約為397.31公頃,相當接近淡海新市鎮一期的規模。而從之後的規劃發展來看,整體塭仔圳重劃後的土地以住宅為主,佔了約47%,將近一半,第二多的則是公共設施用地,包含公園、學校、道路、捷運用地等等,佔了約38.8%。
再來則是商業區,主要以新北大道北端,以及中和新蘆線的輔大站兩個地方為主,占比約11.2%。
當然塭仔圳並非整塊都要重劃,大概撇除之前已經自辦市地重劃、部分醫療、宗教以及不想參與重劃等等區塊,整個重劃後的土地使用分區大概是長這樣。
Advertisement
圖/塭仔圳土地使用分區,黃色為住宅區、紅色為商業區、棕色為工業/產專區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不過從這個規劃,其實可以看出部分民眾反對的理由:
1. 整個重劃區以47%的住宅用地為大宗
部分民眾認為光是新莊副都心,就有大量空屋尚未賣出,況且未來少子化,蓋大量住宅後會沒人會住,塭仔圳只是造就新的空城,但我自己認為少子化後,其實會造成人口越來越往都市集中的現象,未來都市範圍可能會再擴大。
2. 產業專用區太小
我們前面有說,塭仔圳在還沒進行重劃前工廠林立,但在重劃後,僅僅只有畫設約4公頃的產業專用區(也就是上面的棕色部分),造成大部分工廠得搬離原有廠區。因此產專區要不要劃設、甚至面積究竟要畫得多大,成為整個塭仔圳重劃區,頗具爭議的項目之一。
不過這當中牽涉到整體塭仔圳的歷史發展,包括這些工廠其實也是從其他地方遷過來的,甚至跟雙北城市發展有非常非常大的關係,所以爭議的部份我們統一放到後面,這邊就先繼續來看塭仔圳的工程時間與交通規劃。
二、何時完工、交通建設
那從工程時程來看,塭仔圳重劃區因為範圍太大,所以整體工程會從輔仁大學附近的中正路,一刀切成兩半,分成上半部第一區的276.6公頃,預計2025年完工,以及第二區的120.71公頃,預計2026年完工。
圖/取因為範圍太大、從中正路切成兩個工區。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再來,換成交通建設來看,塭仔圳分別有已經在運行的機場捷運A5、A6站、規劃中的A5a站,還有中和新蘆線輔大站,以及未來的五泰輕軌與泰板輕軌。
看地圖可以發現塭仔圳第一區主要依靠機捷,尤其A5a站連接了五泰與泰板輕軌,可說是當中最重要的轉運站,而第二區則是泰板輕軌比較有效益。
Advertisement
圖/粉紅實線為五泰輕軌、虛線為泰板輕軌、紫色為機場捷運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但這邊有兩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:
1. 雖然五泰輕軌在2023年通過可行性研究,但到了下一階段的綜合規劃,整體車站規劃位置還有可能做更動,也就是不一定是目前公布的這幾個站。而泰板輕軌目前則是還在舉辦地方說明會,連可行性評估都還沒完成,不確定性又比五泰輕軌更高一些。
2. 機場捷運A5a站,未來到底會不會有,或是什麼時候完成,不確定性真的十分之高。
延伸閱讀
新北這行政區「沒人聽過」連PTT版主都忘!區長訴觀光難搞苦衷
原因有點複雜,主要是雖然機捷在建設時的確有預留站體位置,但在2022年交通部表示「如果要新增設A5a站,在新舊機電系統的銜接與更新上,會產生營運安全的疑慮,並且在經費分攤、必要性、分工等方面都還要討論」。
所以在後續的協調會議中,認為舊的機電系統採購困難,得進行部分的系統更新,但鐵道局與桃捷公司對此還是不太放心,建議進行「全面機電系統更新」比較妥當。
所以問題來了,如果真的要進行全面更新,不管經費或是權限方面,都已經超出地方政府能負責的程度,所以在2023年年初,地方政府又把權責轉回交通部,整個進度目前就停在這裡。看起來應該是被桃機延伸線給嚇到了。
三、重點統整
那這邊先統整一下剛剛塭仔圳的特點:
1. 範圍很大:施工範圍從中間中正路切成兩半,整體工程大概2025年~2026年完工,而且以住宅用地為主。
2. 交通建設還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:包含輕軌站體位置與路線可能更動,機捷A5a站目前還卡在機電系統的難關上。
OK,整個塭仔圳重劃區的重點差不多就是這樣,不過究竟為甚麼塭仔圳需要重劃?還有這些違章工廠爭議是怎麼來的?這就要從古地圖來了解一下。
因為這些數量驚人的違章工廠,跟大台北地區的產業發展脈絡,有非常非常深遠的關係。
四、塭仔圳是怎麼發展起來的
1960年代農業
塭仔圳從以前到現在的發展,跟新莊相當密切,尤其新莊早在清朝時期,就是稻米的重要產區,而產稻一定要水源。
圖/中間為塭仔圳範圍,標示為水田使用,而當時繁華地帶在地圖東邊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而整片農田的景象一直延續到日本時期,我們可以從1921年的地圖中證明這件事,從當時整個雙北就只有大稻埕、博愛特區與西門有明顯的發展,外圍全是作為農地使用。
1960年代工廠開始進駐
再來時間快轉,台灣1960年代到1980年代,是一、二、三級產業迅速變動的時代,變動的背後代表在1960年代,在工廠上班的收入高於農業,讓大量人力開始轉職,畢竟上班賺錢第一,哪裡賺得多人就往哪去。
而這股變動,加上後續政府大力引進外資設廠之下,讓塭仔圳的農地開始出現第一波工廠,這我們從1969年的美國Corona衛星影像可以證實,這時候工廠以中正路與新樹路為主,而且在1970年地圖上,還可以看到各家工廠的名字。
圖/可以發現工廠主要都是接著中正路而建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但在這個產業變動的時刻,有個天災降臨,讓塭仔圳進入長達30年的禁限建時期,就是1963年的葛樂禮颱風。
當時颱風挾帶的雨勢,大到不僅破氣象紀錄,還讓剛完工沒多久的石門水庫,不得不閘門全開洩洪,而洩洪的水量加上颱風的驚人雨勢,造成台北盆地非常嚴重的大範圍積水。
尤其為處下游地區的社子島,當時可是泡水泡了三天三夜水才退掉,還造成民眾死傷,真的夭壽可怕。
1970年代禁限建
那這情形總要有方法解決,畢竟如果一直淹水,這裡根本沒辦法住人。
所以政府過幾年就提出了「台北地區防洪治本計畫」,其中包括了「大漢溪改道塭仔圳疏洪道」這個項目,因此從1968年起,塭仔圳就被劃定為「淡水河洪水平原一級管制區」。
千萬別小看這個管制,因為所謂的一級是非常嚴格的規定,代表被畫起來的範圍,禁止新建任何新建築物,因此官制區內只能轉變成農業區種植作物。
圖/台北地區防洪治本工程施工要圖,可以發現塭仔圳原本規畫成疏洪道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不過我們看1985年的地圖就知道,塭仔圳疏洪道方案後來沒採用,而是換成現在大家熟知的二重疏洪道。
但二重疏洪道工程因為經費問題,從1973年提出完整計畫,等到1984年才正式動工,施工又花了12年,直到1996年才完成,整個塭仔圳的禁限建管制在1998年才正式解除,整整禁限建30年之久。
圖/後來因為塭仔圳疏洪道可能會有淤積情況,最後定案才改到二重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不過這個「禁限建管制」真的有用嗎,一句話,跟紅線禁止停車一樣,沒用太大用處,因為完全無法抵擋成本考量與產業移動,而從客觀角度來看,在農業收入漸漸比不上工業後,就有農地開始逐漸休耕,工廠,開始逐漸地取代塭仔圳的農業風景。
1980年代~2000年代
再來到了1980年代,除了前面提到的休耕,先前搬進塭仔圳的大型工廠,不斷發生汙染事件,包括水源、農地都被汙染,造成無法種植作物而棄耕。之後因為北部土地與人力成本開始增加,許多大型工廠開始往中南部搬遷。
而原本位於三重的工廠,因為都市發展下,土地紛紛轉為住商用地,以及需要更大廠房等多種原因下,也開始往西邊的新莊移動,一部分工廠選擇進駐工業區,另一部分則因為地主無法種田又要生存,開始往塭仔圳農地蓋鐵皮廠房、接路接水接電。
而農地上的工廠,租金往往比工業區來的便宜,讓不少工廠選擇進駐塭仔圳地區。
圖/左邊為1999年地圖,右邊為2002年,可以看到上半部短短3年時間進駐相當多的工廠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後續又因為二重疏洪道完工,台北縣政府在1998年解除塭仔圳禁限建管制,在不會一直淹水、成本與地理位置等等原因加乘下,成為台北縣(現在的新北市)許多工廠搬遷的首選區域。
我們從地圖可以發現,目前塭仔圳重劃區的範圍,原本1999年上半部大部分還是農田,只有下半部工廠比較多,過了短短3年時間,2002年已經幾乎全部都塞滿工廠了,最終形成塭仔圳重劃區拆除前、滿滿工廠的畫面。
但是,上面的故事都遺漏了一個重要主角,也就是政府,他們都沒有想過要處理嗎?
五、政府對於工廠的態度
其實在政府公開資料裡面,有提到塭仔圳重劃區五項開發原因,分別是重新整理地籍、完善公共設施、改善生活品質、提升土地價值與縮短發展年期。
但除了上面這五項原因,還有背後延伸出的消防安全、環境安全、市容等因素,包括防火間隔、消防設備、道路寬度、環境汙染等等,也是重劃的眾多原因之一。
圖/自辦市地重劃只有上面標示的三大塊完成(II-1、II-6、II-7)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但政府從以前到2015年正式介入,中間幾十年的時間,政府對於塭仔圳的態度,其實都是採取「不太干預的角度」,像是引進外資時在塭仔圳出現的大型工廠、地主自行在農地興建鐵皮廠房,出租給從其他地方遷過來的工廠業者。
而政府不太干預的原因,大概可以分成四個原因:
1. 先前新莊的都市發展還有相當大的空間,不需要急著處理
2. 新莊製造產業,逐漸與塭仔圳產生緊密連結性
3. 數量越來越多,市政府沒有足夠人手處理
4. 國家政策以經濟發展為優先,當時還不太重視環境
延伸閱讀
新北4大重劃區晚買愈貴?土城疫後房價飆40%,預售屋銷出6字頭
而塭仔圳在1998年正式解除禁限建後,政府才稍微冒出想要處理的現象,包括公布了以住宅區為主、商業區為輔、還有工業區的都市計畫,更在2005年以不強烈干預的方式,把塭仔圳重劃區劃分成好幾個區域,希望地主可以自行重劃。
但在沒有明確利益地推動下,大多數地主意願不高,你想想看,如果你是地主,原本一直有租金收入,一定要有非常明確的利益告訴你說「欸這個新方案會賺錢耶」,才會在現有的獲益模式之下做大幅度變動。
也因為這樣塭仔圳重劃進度十分緩慢,工廠數量也不減反增,而在沒有重劃成功下,這些工廠就一直維持「在農業用地蓋工廠」的怪現象。
圖/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最後在2015年,政府才直接以發起人的角度,進行公辦市地重劃,成為目前整個塭仔圳重劃區工程的起始點,當然這裡面也產生不少爭議。
六、角色間的拉鋸戰
而塭仔圳爭議所牽涉到的角色,不只有違章工廠而已,還有像是持有農地的地主、合法工廠、合法住家、甚至是建設公司,當然我們還是從爭議最大的違章工廠來看。
1. 違章/合法工廠
首先,之所以叫做違章工廠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「拿農地蓋工廠」,而且這些工廠是工廠負責人跟地主租來的,所以當塭仔圳重劃的時候,違章工廠影響到了兩種人,一個是租工廠的業者,他們無法參與重劃區後土地價值增長的利益,就只能領取地上物補償。
不過這補償有很多種,包括拆遷補償、人口遷移費、農作物補償、設備搬遷、營業損失等等,不同分類又會根據這些違章工廠有沒有繳營業稅、做公司登記、商業登記來判斷能領取多少補償。
延伸閱讀
進擊的大捷運時代!不只高雄綠線2030年全台至少增11條軌道路網
而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說,就是全部照規定來的工廠能領最多,沒繳稅、沒有公司/商業登記、也沒有繳營業稅的領最少。
那這邊必須很老實地說,我自己認為從法律層面來看,上面分類十分合理,畢竟如果當初選擇用非工業用地來營運工廠,你一定得抱持著某天政府一定會處理,而不是僥倖的心態。
那假設當中有一些必要手續像是公司與商業登記都省略的,就真的沒人可以幫你了。
圖/關於補償費的一些條件,越不合法、沒繳稅的領越少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不過如果撇開補償來看,還有好幾個難題是除了違章工廠以外,連合法工廠都要面對的,像是要怎麼在期限內找到適合的廠房、遷移後的員工通勤問題、好幾千家廠商同時要搬,導致附近廠區租金漲價亂象等等。
而市政府雖然有窗口進行媒合,但網路上還是出現不少抱怨聲浪,像是市政府曾說向經濟部爭取劃設淡海新市鎮、泰山楓江、樹林柑園及瑞芳第二等四個工業區,以提供業者遷移,但不少區域尚目前都還在規劃階段,不能馬上進駐。
2. 地主
那除了工廠,接下來就是地主了,雖說地主看起來是最不受重劃影響的族群,畢竟農地出租可以領租金、不用擔心廠房搬遷問題、重劃後還能獲得土地價格增長的利益。
不過在整個重劃過程手續相當繁瑣,像是土地重劃後要怎麼分配、有沒有達到最小面積、土地被拿去做公共設施例如道路的要怎麼辦、土地想跟別人併在一起分配、原本併在一起但後來想拆開、還有很多其他哩哩叩叩的其他情形。
甚至有些建設公司在配地之前,就已經開始尋找商機,會用有點欺騙的手段對地主說,如果你不跟我們併,以後政府會把你的地分配到偏僻地方等等話術,也就是說除了政府與地主之間的溝通,在其他關係人加入的情形下,增加整個重劃區又變得更加複雜。
3. 合法住家
最後,整個塭仔圳重劃區還有部分的合法住家也歷經過抗爭,而他們抗議的主軸,就是當初政府沒有排除不想重劃的居民,而是全部一起打包拆掉。
圖/塭仔圳中的美華新村就是一個例子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而這個抗爭,也造成原本塭仔圳重劃其實要更早開始,就因為市政府沒有將部分合法建物排除重劃,讓內政部晚了5年才核定塭仔圳重劃計畫,不過後來這些不同意重劃的合法住家,幾乎都排除在計劃外了。
七、不完美的雙贏局面
其實重劃區原本應該是個雙贏的邏輯,也就是原有土地因為還沒整頓、土地價值比較低,而且缺乏完整公設跟道路規劃,而在市政府出錢興建公共設施、整理道路、劃設住商區域後,土地價格開始增長。
那雖然政府會拿走一定比例的土地興建公共設施,剩下的才讓地主按先前持有比例分配,但價格上漲的情況下,基本上總價值不減反增。
但塭仔圳重劃區難就難在,不只歷經政府帶頭炒地皮、少子化變空城、稅務問題、補償金太少、不想參與等等,其他重劃區也會碰到的質疑聲浪,還要處理城市歷史發展下,所冒出來的特殊現象—違章工廠。
圖/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而這個特殊現象的形成,卻在工廠能增加民眾收入,環保議題也還沒這麼重視下,政府以模糊態度暫緩處理,讓違章工廠規模越來越大。
更有趣的是這些工廠大部分一樣要繳營業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、環保局會來檢驗空氣品質與水質、消防局會檢查消防設備、自來水與電力正常供給、各個工廠也都有門牌號碼,但在部分的政府資料上,塭仔圳卻是沒有任何工廠的存在。
而當塭仔圳周遭的都市發展越來越擴張、開始建設大眾運輸系統、也逐漸產生住宅與商業需求的時候,政府一改先前的模糊態度,轉而開始處理,成為跟台北的社子島一樣,變成都市中奇異的存在。
八、未來發展
好啦,那在知道塭仔圳的前後今生後,我們把目光轉回塭仔圳的未來發展上。塭仔圳經過一年多以來的施工,目前除了有許多停車場逐漸完工外,鄰近泰山的公兒三公園預計在今年年中完工,能提供附近居民休憩去處。
還有30米計畫道路也會在年底完成,到時候可以串聯中環路、新北大道及中正路,改善新莊泰山之間的交通,全部工程則是預計在2026年全部完成。
延伸閱讀
2023台灣設計展串聯三鶯!「O起來」呈現新北環狀城市樣貌
不過說到新北眾多的重劃區,鄰近塭仔圳的是新莊副都心與頭前重劃區兩個,目前看起來的確還有一定數量的房屋尚未售出,那如果你問說塭仔圳會不會影響這兩大重劃區的銷售情況?
我自己是認為塭仔圳重劃區最快要2026年才完工,加上建商蓋房子也需要時間,可能塭仔圳開始開案時,這兩個重劃區也銷售的差不多,反而會比較擔心淡海新市鎮二期的規劃,畢竟淡水的地理位置是個致命傷。
圖/政府釋出的宣傳影片截圖。取自YouTube「台灣解碼中」。
再加上丹鳳站周邊還有總共77公頃的工業區,目前也正在啟動都市計畫中,計畫是朝住宅區或產專區兩個方向前進。
那看完整個塭仔圳重劃區的發展,你有甚麼想法呢?
我自己覺得塭仔圳裡面參雜政府一段時間的漠視、周遭產業對它的依賴、以及台灣經濟發展政策下,多方面原因而形成如此獨特的生態系,但它終究是不合法的存在,最終都會有人按下停止鍵。
老實說台灣有非常多土地,到現在都是處在這種模稜兩可的狀態,包括今天的主角塭仔圳,以及台北社子島,都是都市中奇異的存在。
本文透過「方格子直送」計劃合作轉載,作者台灣解碼中,原文《號稱新北最大、擁有400公頃的「塭仔圳重劃區」,未來規劃長什麼樣子?違章工廠是怎麼來的?》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本社立場。